马尼拉华人浸信会基督教会是一个爱所在地的社区,带领彼此与耶稣基督建立日益密切的关系。 教会设有各种部,以满足不同年龄组和需求,如儿童、青年、青年、老年人、音乐、传教和外联。 教会还与其他教会和组织合作,在马尼拉和其他地方传播福音并为穷人服务。
使命
通过在圣灵中发现我们的天赋,通过信仰和服务来发展它们,并利用它们来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区,
并以耶稣基督的名义接触我们的邻居,从而荣耀上帝。
愿景
改变生活、家庭、社区和国家通过以基督为中心的关系。
马尼拉华人浸信会基督教会历史
马尼拉华人浸信会基督教会的成立,是从美南浸信会来到菲律滨开始的. 在1948年共产党在中国的推进和统治,逼使这些宣教士迁移到其他国家. 这些宣教士如:郭文生牧师夫妇(Dr.& Mrs.Winston Crawley),培马可牧师夫妇(Rev.& Mrs. Max Pettit),韩慕兰教士(Fern Harrington),赵凯云牧师夫妇(Dr.& Mrs.Clyde Jowers),陆卫理牧师夫妇(Rev.& Mrs.Wesley Lawton),和因慕洁教士(Theresa Anderson).
由于他们热诚渴望向中国人传福音,这些主的忠心仆人,继续委身向菲律滨华人工作. 他们均谙普通话.识中文字.又持守纯正的教义.
他们开始在碧瑶工作,于1950年5月29日设立菲律滨第一间美南浸信教会—碧瑶华侨浸信会 (BAGUIO CHINESE BAPTIST CHURCH).
1950年因慕洁教士(Theresa Anderson) 与叶张力耘太太从碧瑶搬来马尼拉,她是因教士在北京的中文老师. 因教士开始在中正中学教英语.同年8月,培马可牧师( Max Pettit) 和赵凯云牧师(Clyde Jowers) 两个家庭也加入工作,接下来又有一对在中国传道多年的夫妇那约翰牧师(Dr.& Mrs.John Abernathy),从南韩也来加入事奉.
同年十月他们在Binondo 区Tomas Pinpin St.与Burke St.转角处租赁菲律滨人民银行的二楼,在此作为第一个聚会处,取名为〝华侨基督徒浸信会〞(OVERSEAS CHINESE CHRISTIAN BAPTIST CHURCH). 许清传传道被邀请负责讲台的工作. 1950年11月19日举行第一次国语(普通话)的崇拜会.一周后那牧师(Dr.Abernathy)在布道会讲道,有许多青年人信主.
1952年3月16日赵凯云牧师为第一批五位信徒施浸,又于同年4月6日为第二批四位女信徒施浸. 此时已水到渠成,于同年1952年4月13日的复活节正式成立马尼拉华侨浸信会. 赵凯云牧师当选为第一任牧师, 基本会友十一位. 他们是: 山祈得(Mary Lucile Saunders),马文俊(Virginia Mathis),柯潇湘,尤祖荫,伍珍妮,杨月英,叶张力耘,李慧龄,伍佩霞,伍佩璇,施佩仪.
不多久,教会从David St.搬到Elcano St.,Binondo. 1953年6月1日又搬到王彬街(Ongpin St.) 与洲仔岸(Quintin Paredes St.) 的转角处东京旅馆Tokyo Hotel的二楼. 1956年5月5日,美南浸信会国外传道部在华人区知彬彬街(T.Pinpin) 和Quiñones St.转角处购买一块地皮,就在这块地皮上建造礼拜堂.
建堂工作始于1960年3月. 建堂费用在圣灵的感动下凭信心筹款. 经四个月的建筑于1960年7月31日竣工,教会将第一间礼拜堂呈献给主. 这是一间水泥与木头结构的二层建筑物,礼堂和浸池在二楼. 1970年9月又在礼拜堂后面加建牧师楼,用90天建成,共花费菲币七万三千五百元.
教会于1990年7月3日向菲政府(SEC) 申请合法化后,菲律宾美南浸信会(SBC,前为国外传道部FOREIGN MISSION BOARD) 于同年7月27日议决把上述地皮赠与本会,并于1991年4月19日正式办妥赠送契约(DEED OF DONATION).
本会在进入千禧年之际,会友们决定要重新建造礼拜堂. 教会需要一间较大的礼拜堂来容纳不断增长会众和各种事奉. 于是各种计划陆续展开2002年9月教会在YUTIVO BUILDING, 267 SAN VICENTE ST. 租赁二楼作为临时聚会场所(月租菲币两万). 而于2002年10月3日在旧礼拜堂做最后一次的崇拜会. 当日下午把剩下的长椅和杂物全部搬到新租的聚会处.
旧堂于2002年10月28日开始拆撤. 新堂重建的破土礼于2003年1月7日上午九时举行,经两年的建筑,一幢崭新的8层大楼拔地而起,恰逢教会成立53周年之际,于2005年4月17日举行新堂感恩落成典礼.
如今,这幢大楼顶上一个蓝色十字架的标志耸立闪烁在华人区的夜空.